Saturday, March 30, 2013

王炳华:中美核电技术平起平坐 核事故中国不会有


点击这里看视频【王炳华:中国有能力成为世界核电技术领头羊】
王炳华:中国发展核电绝不搞“大跃进”
2012-03-10 14:31 来源: 新华网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说,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目前正在建设、运行的核电和核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目前检查工作已结束。根据他个人的判断,中国政府有望在今年恢复核电站项目的审批。
他说,在检查过程中,共计发现了14个方面需要整改的问题。据了解,这14个方面要整改的问题,有的已经完全关闭,有的正在解决中,有的已经列入三年改造计划当中。
据参加记者会的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国宝解释,关闭是核电业专业术语,意思不是把核电站关闭,是这个问题解决了。
谈 到有关内陆发展核电问题时,王炳华说,中国内陆,尤其是华中地区,一次能源匮乏,市场需求旺盛,能源结构不合理,迫切需要发展核电来满足经济社会 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以及能源结构对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程度。内陆核电站的设计标准和沿海核电站的设计标准完全是一致的,就其排放,无论是液体、固体、气体 的排放,相对沿海,按照国家的标准,会有更加严格的约束和要求。
“我们核电界在技术层面没有问题,准备充分,完全可以满足国家出台的相应标准的要求。”王炳华说。
他强调:“中国发展核电绝不会搞所谓‘大跃进’,目前也没有搞‘大跃进’,所有准备在建的项目,完全是在政府的规划范围内,完全在政府的产业指导政策内,完全符合国际和国内核安全相应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张国宝介绍说,美国现在有104个反应堆在运转,其中100个在内陆,只有4个在沿海。2月9日,美国核管会在34年以后第一次批准建立新的核电站,佐治亚州建两个反应堆,就是建在内陆的湖边。
-------------------------------------------------------------
王炳华:中美核电技术平起平坐 核事故中国不会有

来源:凤凰卫视       发布日期:2013-03-28
核心提示:福岛不是我们中国,福岛他们这个核事故,有他的客观跟主观的因素。可是我们中国的核发电的技术,在我们国人,尤其是像国家核能技术公司这种很优秀的企业带领之下,我们必然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凤凰卫视3月26《新闻今日谈》,以下为文字实录:
      阮次山:今天我们再继续就中国发展另外一个阶段的核电厂,核电的技术,我们在继续请教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先生。王董我们又要请教您,什么叫第三代的核技术呢?
      王炳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第三代核电技术可以说,尤其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国际原子能机构非常认真的反思了,核电站事故发生的全过 程,提出继切尔诺贝利之后,更新的核电站安全标准。这个标准可以说,相对二代核技术有了数量级的提高,那么第三代就是这么延生而来的。刚才我向您介绍过程 当中谈到了,像滤芯熔化的概率,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概率,那么为此全世界的核能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更高的安全标准,研发出六种属于第三代 能够满足原子能机构新核电安全标准要求的技术。那么目前具备商业价值的,现在是两个,一个是美国的AP1000,它是在AP600这个技术演变而来的,一 个是法国人的EP2,作为目前全世界正在使用最多的第三代核技术。目前我们国家所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主要是以美国AP1000技术为主,引进它、消化 它、吸收它,并再创新。我们的目标方向就是,在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把握我们国家未来核电站发展的技术路线。
      阮次山:那您刚才讲的这个AP1000,我们在形式上面我们是进口美国的。
      王炳华:对
      阮次山:可是我记得上次您也跟我提过,这个里面有很多都是我们,刚才您讲的合作的技术。那么中国的技术跟他们合作什么样的概念,我们占的技术,我们可以说是有百分之比吗?
      王炳华:有,因为我们是引进美国AP1000全部的设计技术,和部分关键设备的制造技术,这个代价是很大的。那么这里面我需要强调的是,设计用它来完成四 台AP1000技术的工程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当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关键材料,我们逐步的实现国产化。我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就是第一台机组,我们国产 化的比重相对比较低。
      阮次山:换句话说,设备材料都是他们进口的。
      王炳华:就是由美方提供的,那么到了第四台机组,更说具体一点,到海洋的2号机组,是四台机组当中的第四台,那么我们国产化的水平,已经超过70%,说这 个比重是非常大的,而且速度也是比较快的。阮先生得益于什么呢?就是得益于这些年来,我们国家装备制造业这种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对生产核电设备, 尤其是核电蒸汽系统设备。可以说无论是在装备上、在管理上、在从业人员的核安全文化的意识上,都有非常大的提高。要我说一个比例数的话,就是第四台机组国 产化的水平要达到70%以上。
      阮次山:这不容易,那你们有自己人才的培训吗?
      王炳华:有,这个代价非常大的,而且过程当中也可以坦率的讲,吃尽了苦头,但是没有这么一个过程,你想生产出能够让美国阿斯米标准认可的,在美国人严格的 监管之下,生产出的核设备,如果不付出代价,不付出努力,是不可能做到的。为什么?因为无论是阿斯米,还是美国的核监管人员的要求也好,都是目前世界上顶 级的,而且都是社会公众,尤其是世界同行大家所认可的。所以这个痛苦的过程,阮先生,我们可以说是走过来了,但是这条路还需要走下去。
      阮次山:为什么您说是痛苦的过程呢?
      王炳华: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吃尽了苦头,比如我就举一个例子,任何反应堆核蒸汽系统的设备它的初始材料锻件,就是我们需要的大锻件,有的是热加工部 分。它从炼钢开始,然后到锻造,然后热处理,然后基加,整个这个过程,初始阶段的产品合格率是非常低的,而且成本代价也是相当大,但是走到今天我可以坦率 的告诉你,我们的能力得到了一种提升。这个提升,不是说像一种小概率事件似的,不是,是它的产品质量相对来讲,是比较平稳的,而且它的生产成本也在逐渐逐 渐的下降。
      阮次山:那么这些美国的公司他会容许你做各种机件自己研发,自己生产,他容许吗?
      王炳华:这个呢可以说我们和美国西屋公司之间,还是有很好的合作,因为正像您知道,美国这个国家一段时间以来,这个制造业下滑的比较厉害,尽管奥巴马政府 现在在回归制造业,但是它下滑的比较厉害。但是中国恰恰的在这个阶段,他上升的很厉害,而且它的这种产品的质量,工厂的管理,尤其是最终产品的价格相对来 讲,有了比较强的竞争力,现在可以说是叫做物好价廉。
      阮次山:对。
      王炳华:所以美国人他喜欢,为什么呢?因为用中国的装备去开发,中国和美国,包括美国以外市场的话,它会更具竞争力,在这点我们可以说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阮次山:那么现在从我们这个技术的观点来看,您觉得,您刚才讲我们跟他合作走出去,那么过去我们购买他们这套设备,我们买的价格据说是非常的,不说是低, 非常合理,用很合理的比喻来买,美国人当初让那么多利,他的主要目的何在?是不是因为如果你不卖给我,法国也会卖给我?
      王炳华: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但是我特主张,阮先生刚才您说的,就是我们用了一个合理的价格,来购买了美国西屋公司的设计技术 和部分产品的制造技术。这也得益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2006年,那个时候全世界核电发展是处在低潮时期,而且美国西屋公司他这个AP1000的技术是源 于AP600。他AP600,他花了很大的代价,把它研发出来之后,也拿到了美国核管会的这种设计取照,就是美国核管会认为它可行,但是AP600无论是 在美国,还是在全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建成一个发电地,那就意味着前期的投入没有形成产品,那不就是损失。
      好了,美国人这种创新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没有放弃,他又用相当大的投入,在600的基础上开发出AP1000,但是AP1000开发出来了, 美国核管会也给它做了设计最终的这个许可。但是美国国内没有市场,那么全世界其他别的国家,对他的技术也是拭目以待。
      阮次山:对。
      王炳华:但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决定启动新一轮的核电发展,那么按照什么样的技术录路线,大家认定了第三代,那么第三代什么技术路线更 好,AP1000,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在一个比较恰当的历史阶段,或者是时间段,用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购买了他的设计和部分设备的制造技术。
      阮次山:等于是让我们的核发电的技术的过程也更上一层楼。
      王炳华:上了一个大台阶。
      阮次山:王董长您刚才讲了,美国AP1000是根据他AP600的这个基础往外发展的,那么他AP600从来没有实践过,那么他新发展的这个AP1000,他在美国国内有没有设厂造呢?就是设发电厂来发电呢?
      王炳华:这个问题也是当时我们引进AP1000技术的时候,无论是政府的相关部门,还是核行业的同行,也包括一些社会公众,就是你买的美国AP1000的技术,美国人为什么不在他本国建造。
      阮次山:对。
      王炳华:这个是一个很实际的话题,实际上美国是一个高度市场经济的国家,因为他的电力市场是严格按照需求来确定我的装机容量,我的装机时间,和我所采取的 这种能源供应形式。那么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那么最近也就是在前几天,美国两个核电站,一个是南卡的VCSummer电站,一个是在佐治亚的叫做 Vogtle电站,两个电站四台AP1000的机组相继开工建设,这也是。
      阮次山:那我们比他快一点。
      王炳华:我们要比他快四年,这是我们,这也可以说是美国继三里岛核事故之后,30多年在国内建设的第一批核电站,用的就是AP1000的技术。那么可以 说,中国建在前,美国建在后,那么中国建设核电站的经验,可以反馈到美国,美国建造核电站的一些经验也可以到中国。我们也很高兴,在Vogtle电站我们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6名工程技术人员,都是高级的工程技术人员,在Vogtle电站工作。可以最直接的参与美国最新一代核电站的建设,也可以把建造过程当中 的一些经验,也可以说是一些教训能够反馈到我们国内后续AP1000,以至于CAP1400是工程建设上。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我们也感到 很高兴,很开心。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和美国在第三代核电技术发展过程当中并肩齐驱。
      阮次山:几乎是平起平坐。
      王炳华:平起平坐,而且形成了一种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机制,两国的政府部门,尤其是能源政府部门,对我们和美国企业之间的合作是高度重视,而且也是高度赞扬,因为合作的非常好。
      阮次山:是,一般的观众不了解这个重要性,以前美国在这种敏感的科技的这个产品,包括像AP1000这种核科技,对我们是禁运的。
      王炳华:是。
      阮次山:那么在这个时候,他允许我们技术人员去他们那边参与核电厂的建造的工程,然后我们双方的合作居然进步到这个程度。其实某一种意义上来讲,这个是美国在地缘战略上面对我们进一步的,跟中美之间的合作他进一步的肯定了是吧?
      王炳华:是高度的肯定,而且和美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说中国政府,包括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是特讲诚信的。无论是美国的能源部,美国的商务部,包括美国的国 务院,对目前中美两国这个最大的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一路绿灯,而且在过程当中,两国政府的相关部门是倍加呵护,这个项目的顺利执行。我觉得是两国政府在能源 领域技术合作的一个共赢,非常好。
      阮次山:是,那技术在尤其双方合作的非常愉快,所以今后,最近在南非不是要开一个核能的会议,上面听说中美两国,就是您跟这个美国西屋公司合作这个AP1000,也有外销的可能,推广到其他国家的可能?
      王炳华:这个可能性非常大,我们和美国西屋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两国政府的支持下,达到一种战略合作的原则。就是在中美两国之外的第三国,美国人推他的 AP1000这个核电技术,以美国西屋公司为主,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全面参与。如果在第三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推广我的再创新的就叫CAP1400,以国家 核电技术公司为主,美国西屋公司全面参与结成这么一种战略合作的关系,目前正在全力以赴的向前推进,而且势头不错。
      阮次山:所谓CAP这个我们自己研发的这套,跟AP1000有什么不同?
      王炳华:它的安全性,它的可靠性,它的经济性,尤其是它的一些环境指标的要求,要不低于,好于AP1000。
      阮次山:至少不低于。
      王炳华:不低于,而且相当多的指标要好于AP1000,所以我在这里边,利用阮先生您给我提供这个平台,我要对广大的听众也好,社会公众也好要说一句话, 就是福岛事故发生之后,中国的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核能事业的发展,而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第222次,讲的非常清楚,就是 中国未来核电站的建设,一定要采用世界上最高的安全标准。第二,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核电技术。第三,就是核电站的排放,要采用世界最严格的标准。这三条硬 杠杠,中国和美国是在一起的,言外之意就是美国人建设什么样的电站,我就建什么样的电站,美国人用什么样的标准,我就用什么样的标准,一点都不差,让广大 社会公众放心。我觉得利用这个平台,利用这个机会,阮先生我把这番话说给您,表明中国政府发展核能事业的这种决心和态度。
      阮次山:我刚才听了王董你这番话我觉得非常自豪,因为我们除了这些最严格标准之外,我们居然也能够在这个基础上面,向国外推广核电发展技术。其实有很多观 众,可能还不了解到,为什么过去世界各国在有几年的时间核电的发展滞后,就是大家有点害怕。那么经过中国政府这种实验,经过你们这个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 司的这个实践,在今后全球核电发展这个路途上,你们也会变成领头羊,就中国的核电发展公司也变成领头羊,这很值得我们骄傲的事,不是吗?
      王炳华:阮先生你这番话我特赞成,而且我听得进去,而且中国的企业,也包括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在内,完全具备这个条件和能力。在我们国内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 基础上,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条道路上,能够走出一条我们国内,核电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就是国内核电站要建设运行好,第二,一定要走出 去,走出去是未来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必由之路,也是选择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具备这个条件和能力,为什么不走出去。我的技术是先进的,我的装备质量 是好的,价格上又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再加上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从业工人这种勤奋,这种努力,这种敬业,对核安全文化的这种切身的了解,我们具备这个条件和 能力来做好这件事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