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4月 20日 法广
作者 小山
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继而造成震区多座核电站核污染外泄,对地区甚至全球环境构成威胁。日本的核污染威胁不仅促使全世界对核安全重新审视,全面检讨核政策,同时也强化了全球反对核能政策的民间舆论力量。在这其中德国的反响尤为引人注意。国际评论注意到,在所有国家中,德国的反应最为迅速。
今日欧洲专题节目采访国际问题评论家齐墨,齐墨认为日本核污染威胁影响下,德国核能政策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处理核能,将关系到德国不同政党的前途与命运。刚刚过去的地方重要选举,核能政策深刻影响了投票。
德国在欧盟中凸显民间反对核能工业势力一直深具影响。德国绿党在政治舞台十分活跃,绿党施加的压力引导德国朝向最终取消核能的方向发展。在基民盟与自由党上台之前的8年时间,德国绿党与社民党曾经联合执政。施罗德政府曾经决定27年之内首先关闭7座运转年龄达到30年的核电站。但是基民盟党上台以后,改变了社民党与绿党的减核政策。默克尔政府决定暂时停止关闭7座核电站的决定,并且暂时延长使用。默克尔政府的决定在德国引发负面反响,遭到绿党与反核力量的批评。
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外泄污染危机,深深冲击默克尔政府的核能政策。德国反对核能工业的抗议声随着3月20日开始的四个地方与州议会选举变得强大,要求彻底关闭核电站的示威与竞选宣传相连,对执政的基民盟政府产生不可忽视的政治压力。面对政治压力,默克尔政府被迫决定首先暂时关闭7座原先已经计划关闭的核电站,并且暂时停止延期使用上述核电站的决定。德国政府关闭7座核电站的期限只为3个月,这被德国舆论认为已经是基民盟政府的妥协让步,但被绿党与反核力量批评是权宜之计。地方选举的结果,对默克尔政府敲响了警钟。不仅基民盟在各地的选举中明显后退,领衔反核的绿党长足进步,成为地方选举中的第二大党,进入议会,当选州长;而且德国民意测验说,如果现在举行全国立法选举,绿党与社民党联合将获得多数选票打败基民盟而上台执政。
齐墨评论说,德国基民盟政府与社民党绿党在核能问题上的立场有明显不同。德国基民盟虽然迫不得已做出暂时关闭核电站的决定,但最终依然显示坚持核能的立场。德国现有17座核电站,暂时关闭7座运转已达近30年的核电站,关闭3个月期间对核能政策作全面检讨与研究。德国成立了贤人委员会,聚集政界与其他领域影响人物讨论德国核能战略,德国舆论批评贤人委员会近期应当推出讨论结果,可是贤人成员中已有推崇发展核能的倾向。这与德国民间反核诉求和绿党废核目标相差甚远。
德国核能发展是政治决策,但无论是基民盟还是社民党执政确实都遭遇实际经济压力。社民党执政时已经推出发展再生能源政策,大量补贴太阳能风能和绿色产油植物的开发,并且把全民开发太阳能同税务优惠相结合。只是再生能源技术与经济成本两项原因致使再生能源始终不能替代核能地位。主导自由经济的右派政府反对政府补贴,不仅修改已经决定关闭核电站的政令,也修改政府补贴政策,实际上为核能提供发展优惠。德国基民盟政府的政策,削弱了德国再生能源领域开发与发展,德国的太阳能和风力工业受到中国的竞争挑战,并没有优势地位了。这也是德国经济界批评政府的一个方面。
未来德国核能政策走向值得关注。反对核能的舆论不会示弱,在日本核威胁危机下,只能是更加具有战斗压力。德国境内废除核能的大趋势将不可避免。齐墨指出,未来德国将竭力拼核能国际市场,把德国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卖到国外。目前,德国在国际核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在全世界获得6800多亿欧元的核能合作合同,这些核能高精尖技术出口应当能够弥补德国境内核能遭到抵制的损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