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中心綜合印尼雅加達18日電 世界新聞網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子災變已為包括中國和台灣在內的亞洲地區核電廠,敲響了警鐘。防震學者指出,在沿海地區興建核電廠的亞洲國家沒有妥善運用新科學慎選廠址,萬一440餘年沒有引發大地震的「馬尼拉海溝」(Manila Trench)板塊移動擠壓引發海嘯,滔天巨浪將會直衝中國南方四座及台灣南端一座核電廠。
人口眾多且經濟日益繁榮的亞洲,能源需求龐大,因此核能發電日漸抬頭,但專家指出,亞洲也是全球地震隱憂最大的地區,而中、台、印度及其他國家在沿海地區大肆興建核電廠之際,好像未妥善運用新科學做安全評估。核子和地震專家警告,亞洲正在運作或興建中的核電廠,至少32座有朝一日將遭海嘯襲擊。
即使這些國家進行了適當的地震危險評估,在許多情況下,他們未將發現通報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讓專家一無所知,備受挫折。
明尼蘇達大學地震學教授袁大衛(音譯,David Yuen)指導學生所做的電腦模擬顯示,如果馬尼拉海溝發生芮氏規模9.0的大地震,海嘯巨浪將沿著南中國海洶湧前行,15分鐘即達台灣南端,海嘯抵達中國東南沿海約2小時。海嘯也將襲擊香港,距它最近的核電廠僅30哩之遙,萬一發生像福島核電廠同等的核災,香港將可看到輻射激增。不過,袁表示,該海溝的地震周期難以預料,或許要50年至100年。科學家擬想的最糟情況是:中國和台灣的核電廠遭到高達15至24呎(5至8公尺)的巨浪侵襲。
台灣國立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研究所助理教授吳祚任估計,萬一馬尼拉海溝發生芮氏規模9.0的海底強震,北上海嘯1小時內就會衝擊台灣西南、甚至東北部,浪高約10公尺,猶如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災難場景再現。
最近剛從國際原子能總署退休的防震安全專家戈杜伊(Antonio Godoy)過去20年一直提醒各國要為最壞情況做準備。他說:「日本發生核災變,不令人意外。現在各國政府可能終於覺醒,將會傾聽和採取行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