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报记者 李永完 (2011.04.01 16:41)
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现场可以看到,建筑顶部毁坏,钢筋扭曲得乱七八糟,就像被炸弹袭击了一样。这是冷却系统失灵引发氢气爆炸所致。一些人主张,韩国的核电站不仅应该应对内部爆炸,还要做好准备应对北韩导弹攻击等外部冲击。那么,韩国核电站究竟能否抵御内外爆炸这种最恶劣的状况?
◆混凝土内的钢网防止核电站被穿透
访问韩国核电站时总能听到“一般导弹打不透核电站”的说法。其根据是厚度达1.2米的混凝土圆顶构造。但没有一处真正进行过假设实际情况的试验或模拟试验。韩国原子能安全技术院博士Jeong Yeon-seok表示:“在设计核电站时,没有考虑军事攻击可能性。就飞机冲撞等类似状况而言,完全可以承受。”
▲古里原子能本部31日向媒体公开了釜山机张郡长安邑古里核电站古里一号机组的主控制室(MCR)、紧急发电机、冷却水入口和7.5米防御墙等主要设施。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后,围绕古里一号机组是否延长使用年限的问题引起了争议。朝鲜日报记者 摄影
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对飞机冲撞核电站的可能性积极进行了研究。网上随处可见F4幻影战斗机冲撞核反应堆的试验视频。韩国檀国大学土木环境工程学教授Jeong Cheol-hyeon和安全技术院曾于2009年共同展开了针对上述情况的模拟试验。Jeong Yeon-seok指出:“模拟试验结果证明,韩国国内运行的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的民航机以及F16战斗机冲撞核电站时,核反应堆内部不会受损。”美国也在真实试验中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在模拟试验中,飞机虽然撞向混凝土圆顶建筑,但却没能撞穿。Jeong Yeon-seok指出:“混凝土内部的钢丝网可以防止被撞穿。”
核电站运营方——韩国水力原子力公司表示,混凝土圆顶建筑内有192根厚实的钢筋像蜘蛛网一样交织在一起,每根由55根手指粗细的钢筋扭在一起制成。该公司表示,借助于此,在发生内部氢气爆炸或外部冲击时,即便圆顶建筑的一部分毁坏,也不会倒塌。
但军事专家指出,有的炸弹能炸穿6米厚的混凝土,所以必须针对最恶劣的情况做好准备。延世大学土木环境工程学教授Kim Jang-ho表示:“导弹等拥有巨大能量的炸弹爆炸时,高强度混凝土反而更脆弱,很容易被炸成两截。”因为强度越高,弯曲的柔韧性就越差。也就是说,如果受到导弹攻击这样的高度冲击,包围核电设施的混凝土建筑必然会受损。
Kim Jang-ho指出:“如果像铺瓷砖一样用冲击吸收力强的特殊混凝土包裹核反应堆的外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实际构造物受损。”最近在抱川炮弹试验场进行的试验证明,用特殊混凝土包裹的建筑被破坏程度更低。
◆应对海啸:发动机防水更紧迫
制定应对地震和海啸的对策也迫在眉睫。在发生这种情况时,韩国核电站有几个优于日本的地方。
首先,韩国核电设施在断电状态下也能使内部蒸汽自然循环并使发动机正常运转,提供冷却水。核反应堆上方设有冷却水池,发生紧急状况时依靠重力就能让水流出。另外,蒸汽发生器和核反应堆分离,发生紧急状况时可以防止核反应堆内的蒸汽压力升高。
但这些设备都只是权宜之计。发动机依靠电力启动时,才能正常冷却核反应堆。汉阳大学原子能工程学教授诸武成表示:“有人主张进一步提高海啸防御墙,但如果海啸袭来,水还是会进去。因此当务之急是对发动机等电力装置做好防水工作。”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核电站检查组指出,韩国核电站目前不具备这种防水系统。设计核电站时,只考虑地震和火灾的可能性,并没有考虑海啸。
针对地震的抗震设计也有局限性。目前韩国核电站可以抵御6.5级地震。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博士Ji Heon-cheol指出:“从韩半岛历史上的地震记录和地质结构看,也不能排除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性。”韩国电力公司计划将新建核电站的抗震级别提高到 7级,但现有核电站的抗震能力很难立刻提高。诸武成指出:“蒸汽发生器的配管厚度只有2毫米,首先应该从这里着手进行完善,以抵御地震冲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