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04日 《核電大危機》方明
就在日本發生大地震兩天后,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忙於為一項難以相信的事業做宣傳:核電的益處。
2011年3月13日,劉鐵男視察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對其開展的工作予以肯定。中國並非一個民主國家,但在有爭議或潛在有爭議的問題上,仍有必要爭取民意支持。
劉鐵男在視察期間表示:“安全高效地發展核電,是實現未來清潔能源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他補充說:“有關方面一定要認真分析和總結日本核電事故經驗教訓……確保我國核電事業安全發展。”
劉鐵男發表上述言論之際,國際上對核安全的擔憂正不斷加劇。
據《金融時報》報導,對核電產業來說,中國是最大的客戶,核電發展得到了中國政府的鼓勵,作為近年轉向清潔能源努力的一部分。中國的核電廠建設如此之快,以至於運營企業難以培訓足夠的合格人員來運行新的反應堆。
2011年北京“兩會”接近尾聲之際,中國發表了一系列官方聲明,重申核能對中國的重要性。毫無疑問,對美國西屋和法國阿海琺這樣的企業來說,中國對核電擴建的堅定承諾讓人寬慰。
3月14日,中國核工業集團請他們的快中子反應堆專家出面討論核安全。徐銤教授在網上聲明中表示,中國的反應堆比日本更安全,因為它們的建造年份更近。他補充說,中國的安全標準遵循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各項要求。
《金融時報》的報導稱,中國核電擴建速度如此之快的部分原因在於,中國幾乎沒有反對建造核反應爐的輿論。與印度的情況不同,中國在發展核能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遭到公眾反對。而仍有待解答的問題是:來自日本的畫面是否會改變這種局面。
3月13日,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全國政協會議閉幕式時表示,北京當局在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核電部分時,應該會考慮若發生事故所造成的衝擊。“核電安全的評估與核電站的監測,肯定將會好好加強。”
日本大和總研認為,日本福島縣核電廠的輻射外泄事件,將使中國未來發展核電技術時更謹慎,但不太可能改變中國發展核電的長期方向。(《外參》月刊第10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