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中心綜合4日電 世界日报
日本福島核電一廠二號反應爐機組取水口附近的豎坑出現裂縫,造成輻射污水大量外洩流入海中,東電連續兩天施以混凝土和高分子聚合物等方法,都無法成功防堵,日本當局4日考慮設置海中屏障。
「讀賣新聞」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4日表示,將在一號反應爐機組到四號反應爐機組取水口附近,設置稱作「攔淤柵欄」的海中屏障,預料要花費數天。
讀賣新聞報導,保安院3日在記者會指出,為防止高濃度輻射污水繼續外洩至海中,東電於下午1時47分起,對豎坑的上游管道注入能吸水的特殊高分子聚合物80袋、報紙碎屑三袋以及鋸木屑等,這些混合物吸水後體積會膨脹50倍,但顯然仍未能阻漏。
供檢修電纜使用的豎坑,深約二公尺,2日上午9時半左右,發現其中積存高濃度輻射污水,且輻射污水自豎坑側面約20公分左右裂縫流入海中。
核電廠輻射污水污染範圍持續擴大,在電廠南方40公里的海水,3日檢測出高於法定上限一倍的放射性碘。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說,該處每公升海水採樣含碘79.4貝克,標準是40貝克。排水口附近海水輻射值,2日是法定上限的1萬倍。
東電3日還在加緊清除一號至三號反應爐機組渦輪機房地下室的污染積水。渦輪機房地下室是電纜等電氣設備集中之處,含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積水如果不排除,人員就無法入內進行修復工作,反應爐冷卻功能也就遲遲無法恢復。
日本首相菅直人的助理細野豪志3日表示,阻止福島核電一廠輻射外洩,可能要花數月時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