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5, 2011
核电站会发生哪些重大事故?
三里岛核事故后,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哈里斯堡爆发反核游行
由于人为因素、系统故障以及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龙卷风、恐怖爆炸、重物袭击都会引起核电站的运行出现问题,严重时可以引发核泄漏、甚至核爆炸。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带来危害。通常,重大的核事故包括:
核电站爆炸:历史上最大的核爆炸事故是切尔诺贝利事故,核爆炸源于反应堆出现突然的功率激增,产生比正常值高十倍的热量,造成堆芯爆炸。此次事故后来被认为是由于反应堆设计疏漏,以及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专家认为,切尔诺贝利事故所造成的后续影响,大概要800年才能消除。
核电站爆炸所带来的危害甚至要大于原子弹爆炸,如广岛原子弹是在空中爆炸,并没有对地面环境造成致命的危害,而核电站爆炸则会直接污染周围环境,甚至使其变为无法居住的禁区。
核熔化:由于人为及自然因素造成反应堆冷却系统故障——通常包括:冷却剂缺失、冷却剂压力缺失、冷却水流量低或临界功率遽增,使得燃料元件超过熔点而开始熔化。核熔化是非常严重的核事故,比如福岛第一核电站,由于冷却系统失灵而使得堆芯溶化,放射性物质外溢到环境中,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而且,核熔化事故不仅发生在正在运作的反应堆,已经退役的反应堆也会发生核熔化,如福岛第一核电站第四号机组,尽管已经停止工作,但燃料元件依然在进行衰变,发出的热量依然需要冷却,因而,冷却系统的失灵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
核泄漏:由于核电站故障而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溢,使得周围环境及人身受到伤害。由于许多放射性物质具有很长的半衰期,严重的核泄漏带来的损害往往无法预计。
转自:日本地震核泄漏核辐射的博客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