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5, 2011

福島核電爆炸對中國的衝擊

香港蘋果日報3-24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難後,觸發全球對核電廠安全的憂慮,歐洲多國要麼叫停核電廠興建計劃,要麼全面檢討核能發展策略。在中國,除了「謠鹽」掀起「盲搶鹽」、令中國人民成為真正的「鹽荒子孫」而被笑話之外,「核電大躍進」計劃會否擱置或修改,也是值得關注。

福島核電廠出事後,國家環保部副部長在三月十二日「兩會」記者會上表明:「我國發展核電的決心和發展核電的安排是不會改變的。」四天後,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集中討論核能安全問題,並得出四點結論:
一,全面細緻檢查所有核電廠;二,加強核設施的安全管理;三,全面審查興建中的核電廠是否符合安全標準;四,暫停審批核電項目。這四點很恰當,也很有必要。不過,能否落實是一大疑問。

○ 七年國務院通過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二○○五至二○二○年)》,確定到二○二○年核電裝機容量為四千萬千瓦,興建中有一千八百萬千瓦,令核電總發電量 的比重,從當時的百分之一點七升到百分之四。今年三月,國家能源局將發展目標向上修訂為一億千瓦,是○七年的十倍,屆時核電廠總數超過四十座。目前全球興 建中的六十二座反應堆,有二十七座位於中國。

福 島的核電廠災難,雖然打亂了全球核電復興趨勢,但不可能阻止中國的核電發展步伐。其一,核能已為中國減少碳排放的重要工具。石油、煤碳等火力發電的污染很 大,也加重中國對外國能源的依賴程度,水電則因為幾乎所有河流都已建壩,發展空間有限,而且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移民壓力也很大,往往得不償失,而 風力及太陽能發電,要麼技術不成熟,要麼發電量少及不穩定,難以普及,只剩下核能這條路了。

其 二,中國在發展核能上早已「泥足深陷」。中國的核電廠主要由「中核」及「中廣核」兩大集團負責。如要落實野心勃勃的核電廠「大躍進」,所需資金高達一萬至 一萬五千億元,而兩大核電集團及二十多個省市,已投入數以千億元的資金,進行評估、購買設備、展開工程等。一旦全面叫停,損失之大,難以想像。

因此,溫家寶下令暫停新核電站的審批,只是短期姿態,就像當日環保部礙於公眾及環保人士壓力,暫停金沙江中游的水電工程項目,但在地方政府及電力集團的游說及施壓下,這些項目一年後就已復活。中國雖不會因福島事件停建核電廠,但對中國的發展戰略還是有更深遠影響的,詳情下篇再分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