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能源频道 时间: 2011-03-16
——核安全核应急专家王法首次接受媒体采访
解读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情况及事故的应急处理问题
3 月11日13:46 (北京时间),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9级特大地震,地震、海啸之后,最让人揪心的是日本的核泄漏危机。截止15日,日本官方长官枝野幸男表示,日本福岛1、2、3号机组反应堆燃料棒均有不同程度的裸露,枝野幸男说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不否认燃料棒可能熔化。此外,4号机的反应堆厂房反复起火,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已经退休的核安全核应急专家王法。
中国网·能源频道:刚刚得知消息说,当地时间16日清晨5时45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机组又死灰复燃,释放出强辐射,4号堆内的乏燃料已经放入了燃料水池内,这意味着什么?15日下午枝野官房长官在发布会上说4号机组火灾是“自然镇火”,即火是自己灭的。请您解读一下这一过程?4号机组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王法:据估计,这是一次小型氢爆,氢气爆燃后形成了起火。当然氢氧化合成水后,火就灭了。现在4号机组仍然需要防止温度升高,避免产生氢爆。要注意,4号机组的乏燃料水池内又出现链式反应,产生裂变能,要避免进入临界状态。
中国网·能源频道:东京电力公司今晨发表声明称,当地时间昨晚9时左右,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正门地区首次检测出中子辐射,中子辐射有怎样的危害?这意味着什么?
王法:一般来说,中子穿过压力壳等多道屏蔽进入大气的可能性不大,测出的中子可能是环境中的中子,例如,宇宙射线里就有中子。中子质量大,中子照射的损伤会大些。
中国网·能源频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Yukio Edano)在记者会上称,2号反应堆用于盛装冷却水和控制内部气压的容器底部“抑制池”出现部分破损,意味着什么?另据日方媒体说,2号的压力控制池就是安全壳的一部份,也那是安全壳的底部,又该如何解读?
王法:据外电报道,在注水过程中由于堆内压力大,注水困难,打开了泄压阀,以降低压力壳内压力,这造成安全壳内压力增高,使得抑压池压力提高,引起了抑压池的损坏 (爆裂)(核电站内部结构见下图所示),即安全壳已经与厂房内大气通了。已经失去了安全壳对放射性物质的隔离和屏障。可是要注意到压力壳还是完整的。安全壳(格纳容器)的作用是包容可能从压力壳内外泄的放射性物质的安全容器。他的一部分失效意味着已经失去一道屏障。
核电站内部结构示意图
中国网·能源频道:今天下午枝野官房长官在被问到为什么会出现400毫希伏(等于40万微希伏)这么高浓度的放射物质泄漏时说:“在那之后经过分析,有认为是建筑物的坍塌后形成的瓦砾堆的影响,认为可能存在着非常高浓度的瓦砾”,很多媒体、专家质疑这种说法,这个解释可信吗,请您给我们分析一下?
王法:这个说法可信,国际原子能机构IEAE已经确认在某一地点,某一时间内,出现如此高的剂量污染是可能的。至于什么样的放射性物质沉积什么物品上尚需据现场测定而论。由于该核电站运行了很多年,有些结构体(建材、构件)上,沉积有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这是有可能的。
中国网·能源频道:据日本共同社16日消息,工程师们目前正在向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乏燃料水池喷洒硼酸,以防止自持链式核反应发生。请您解读下这一措施。
王法:我认为,日方可能是向已经在向4号机组乏燃料池内注入硼酸,以便防止可能出现的重返临界状态。我认为,这次所有已经停下的堆又重新发热,不仅仅是因为余热没有完全载出,而是在反应堆内或者说在反应堆某个区域内又重新产生链式反应,增加了裂变能,而使得整个堆体发热(重返临界)。这样的处理就必须增加大量的吸收材料,例如硼酸。这是非常必须的。一定要把重新产生的裂变反应止住,而且需高浓度的硼酸。
中国网·能源频道:为什么?
王法:因为在压水堆内一直有两种中子吸收材料,一种是堆体水内含有的硼酸,一种控制棒,而在沸水堆内正常运行情况下,是不含有硼酸的,只有一种吸收材料(控制棒材料)。所以加硼酸是阻止链式反应的一个重要手段。前面注入水时加了一点硼酸,还不够。
中国网·能源频道:据外电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第5号、6号机组乏燃料棒也出现了升温,请您分析一下现在的情况,5号、6号也会发生和4号一样的问题吗?
王法:据外电的报道5、6号机组现在堆芯也在发热,恐怕不仅仅是由于余热没有完全载出造成的。应该加强警惕,防止堆芯内出现整体或者部分链式反应(重返临界)。
中国网·能源频道:法国核安全局局长拉高斯特说:“截至目前日本当局已将事故级别定为四级。我们认为是完全合理的,但根据事态发展,我们估计很有可能升至五级甚至是六级……” 日本的核安全机构也进行了评级,认为在1号与3号反应堆事件是4级,但尚未评对2号反应堆爆炸评级。如何看国际与日本当地的事故评级?请您给我们解读一下这意味什么?
王法:日本评为4级是由中日方自己定的,IEAE并未认可。从事态发展来看,拉高斯特说的“升至五级甚至是六级……”是有可能的。但是最终定级需要在事故后日本当局在确定后报IEAE,测定之后才能下定论。下列图表是“国际核事件和放射事件的分级表”以及“INES事件分级的一般准则”:
中国网·能源频道:你如何定性日本福岛的这次核电站事故?
王法:我认为这次事故是“复合型共模失效的严重事故”。由于如此强的地震、海啸,整个核电站的管道、设备、阀门、电器盘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使得几乎所有的机组的冷却功能都受到了损坏,甚至完全失效 。堆芯失去了冷却功能,堆芯热量载不出来就造成严重的事故。
中国网·能源频道: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我们应该吸取一些什么样的教训?
王法:我国发展核电一直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要保证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建设以及应急体制的建设,来保证核电健康发展。
中国网·能源频道:目前,3.11事故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王法:堆芯还没有产生大面积熔化,压力壳的完整性还保持着,环境中的放射性剂量值也是在允许范围内,目前我国境内居民和环境还没有影响。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海洋局、卫生部等都加强了监测,海关对进出人员进行检查,各级核应急组织都已启动,密切注意着事态发展。我认为政府已采取了应对措施,随着事态发展还将按应急预案(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我们的安全是有保证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