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14日 来源:凤凰网专稿 作者:纪云 评中评第557期
3月11日那天下午,地震刚刚发生没多久,日本当地的电视台NHK便用直升机进行航拍,于是出现在电视中的是这样的画面:海啸像张毯子一样卷过房屋、田野、桥梁、汽车、街道和人……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度真实,却又极度不真实。
真实,因为理性告诉你,画面中的这一切正在发生。不真实,因为下意识地不相信真有这样的末日场面。
之后看到一张照片,画面中,一张家庭快照掉落在海啸过后的废墟中。那张照片中,有位可能是奶奶的人坐在餐桌旁盛饭,可能是妈妈的人在旁边帮忙。灾难 来临的那刻,一定有照片中这样的场景。顿时感觉到,灾难和拍照一样,都是瞬间的事,咔嚓一下就结束了。可是照片留下,人却没了。
这个时候真的会怕,因为在灾难面前,人的脆弱是一样的。更因为,这灾难选择了日本,也有可能选择中国。我们没法抱着一种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灾难找到自己的可能性,它也许永远不会到来,也许就是下一秒。
这次近邻日本所遭遇的一切,给中国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灾难明天就来,中国会怎样?
发生地震的时候,日本人加藤嘉一在东京的一栋写字楼里。由于是高层,写字楼晃动得厉害。他说,“我们从小学直到高中,每个学期都要参加各所学校和地 区举办的防灾训练,经历了12年。假设地震发生,我们该怎么办,第一做什么,第二看哪里,第三怎么办。至少训练过30多次,不经思考也明白该怎么应付。”
在他的叙述中,非常冷静克制有条理,就像其他日本人在本次地震中的表现一样。这种表现,不仅中国人敬佩,美国人也是,《纽约时报》写作了长篇报道称 赞日本人在地震中的秩序。这种被称为日本国民素质的东西,是长期训练的结果。而这种长期训练,正是抱着“如果灾难明天就来临”的危机感进行的。
这种危机感,除了直接表现在每个日本人的意识中,还有这个国家在各方面的准备。在电视画面和新闻图片中,我们看到了那些经受过海啸的屹立不倒的房屋,那些给受灾人员发放的毯子和救灾物资,那些可以拆成防护衣的椅子,还有富岛核电站周边人员的及时疏散。
对于这一切,我们绝不能以隔岸观火的心态去看。一次灾难就是一次警示,警告你这是真的。真的有一天会有末日景象,真的有一天一个村庄会迅速消失,真的有一天一个人会瞬间被毁灭。
在不可控制的天灾面前,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一种意识:如果灾难明天就降临,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问自己,我知道自己在那刻应该做什么吗?我所在地区的应急系统能够保障我的生存吗?我们的救援系统能够迅速展开救援吗?我们的核电站能经受得住地震吗?
如果明天灾难就降临,抱着这样的想法去做一些准备,才不至于真的等到灾难降临时不知所措。灾难也许就在下一秒,这是这次地震给我的最大震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